這篇文章探討的是當我們要買進某個標的時,應該採取分批買進還是單筆買進的策略。這兩種策略在風險上有所不同,因此我們從風險的角度來分析。
風險
正如投資大師所說:「投資第一要看風險,第二看流動性,最後才是獲利。」由於股票的流動性通常較佳,這裡我們主要聚焦在風險管理上。投資股票的風險管理可在買進和賣出的時候進行,不同策略會有不同的風險。
分批買進策略
分批買進是近年來較流行的策略之一,這種策略透過平均成本法來降低風險。雖然平均成本法同時會降低獲利,但由於風險重要性高於獲利,所以這策略尤其適合對公司沒有深入了解的投資者。以下是兩種分批買進的策略:
- 每月固定買進,不管股價(老農夫策略)。
- 當股價跌到目標價時加碼買進(巴小智策略)。
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問題在於切入點的選擇和資金分配,不過整體而言仍然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。
單筆買進策略
單筆買進相對來說比較激進,但如果我們對標的有充分了解,其潛在報酬率會高於分批買進。單筆買進的基本步驟如下:
- 找到好公司並設定目標價。
- 當公司股價跌到目標價時,進行大量買進並耐心持有。
這策略的風險在於股價如果繼續下跌時的應對措施,包括檢查公司基本面、考慮重新買進或耐心持有。
結論
- 投資首先要看風險,其次流動性,最後才是獲利。
- 分批買進風險相對較低,但報酬率也較低。
- 單筆買進風險較高,但報酬率也較高,需深入分析抵銷其風險。
- 不具備深入分析能力的投資者應選擇分批買進較為安全。
- 設定每年交易次數可減少投資錯誤的機率。
歡迎在下方留言提出任何想法或問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