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未來的十年內,電腦有可能具有常識和思維,不僅可以與你進行對話,還可能與你“調情”。 — Google人工智慧專家Geoff Hinton。
目錄
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搭配
2013年上映的電影《雲端情人》中,男主角愛上了風趣幽默、善解人意的虛擬情人。雖是一部電影,但也足見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期望有多高了。當思維通過0與1的組合被編碼成序列時,電腦就如同人類一樣可以“思考”,而機器人則提供了一個適當的身軀。
瞭解智慧機器人,需要了解人工智慧(AI)和機器人。一台智慧機器人需要具備一個“智能大腦”—人工智慧,該技術能使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許多工作,特別是在處理大量資料和重複性任務時更具優勢。同時,一個智慧的身軀—機器人,則能靈活應用於各種工業和服務行業。
智慧機器人的現實應用
智慧機器人最終目標是能夠進行自我深度學習,像人類一樣‘思考’。雖然現在無法達到最理想的狀態,但這些智慧機器人已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。
-
微軟的小冰 :2014年6月,微軟推出第二代聊天機器人“小冰”,她擁有超高人氣,擁有1000多萬粉絲。小冰起初是解決用戶問題的聊天機器人,後來儼然成為用戶的智慧家居“管家”。
-
酒店服務機器人A.L.O :Starwood的雅樂軒酒店引進了一款名為A.L.O的機器人,專門負責傳送物品。A.L.O可以連接酒店管理系統、電梯系統和導航系統,避開來往的客人,提供卓越的服務。
-
職業型機器人 :例如醫療設備中的機器人,能精確追蹤數據甚至進行手術。寫作方面,雅虎的一部分財報分析和體育新聞是由機器人生成的。
機械公敵?
知名科學家史蒂芬·霍金和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警告過,人工智慧的快速自行發展可能使之對人類造成威脅。精神健康和社交類工作可能是最後難以被取代的領域,因為它需要人類獨有的智力和人性力量。針對開發人工智慧的行為,國際間應制定相關規範,以避免過度開發帶來的潛在問題。雖然目前智慧機器人仍處於“偽智慧”階段,但它們已越來越善解人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