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富比士》雜誌最新發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,Uniqlo(優衣庫)創辦人柳井正以202億美元的淨資產再次成為日本首富,其身價持續增長。另一方面,Uniqlo在2015財政年度的全球業績突破1.6兆日圓,創歷年最佳營收記錄,比前一年大幅增長21.6%。
目錄
簡單自然的「減法原則」
據了解,柳井正創立Uniqlo至今,光在日本就售出超過5億件服飾,這意味著每位日本人的衣櫃中有數件Uniqlo服裝。儘管通常被與H&M和Zara等快速時尚品牌相提並論,Uniqlo自認有著顯著不同。相比競爭對手追求時尚潮流,Uniqlo重視的是布料的質感和簡約耐穿的設計,希望其產品能成為消費者的日常穿著選擇。
對於Uniqlo來說,以「減法原則」打造的服飾不僅簡約且易於搭配,受到各年齡層消費者喜愛。此外,這種風格也讓門市可以集中管理顏色和尺寸,展示整齊乾淨的品牌形象。更重要的是,透過集中採購和大量生產,Uniqlo在保持品質穩定的同時,還能降低製造成本,滿足消費者對合理價格的期待。
品質優先的製程改革
儘管Uniqlo重視品質,其成長並非一直順利。1995年,發現外包給中國工廠生產的服飾問題頻出,如鈕扣掉落和車縫錯誤,創辦人柳井正花大力氣在報紙上刊登廣告,並懸賞100萬日圓徵求不滿意見,結果收到大量投訴信件。這讓Uniqlo意識到品質危機,隨後在上海和廣州設立生產管理事務所,派遣專業人員監督工廠品質。
同時,Uniqlo通過「匠計畫」從日本邀請染色、紡織師傅赴中國擔任技術指導,力求全方面提升產品品質。在生產端,Uniqlo逐步細分製造工序,將不同工序外包給專業單位,以達到專業分工效益。儘管大部分製造由中國和東南亞工廠進行,關鍵業務仍在日本,以降低成本並創造價格競爭力。
品牌獨特風格與挑戰
Uniqlo品牌名稱源自Unique(獨特)和Clothing(服裝),表達其在品質和價格上的獨特性。Uniqlo的特點是不追求時尚潮流,商品幾乎沒有Logo。然而,該品牌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遭遇挑戰,如曾被指控工作環境問題及人事管理不善。若希望繼續書寫成功傳奇,Uniqlo需要在賺取利潤的同時關注員工福利和企業社會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