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拜五了,敏迪經濟學又要開課囉!你最近有發現什麼東西都在漲價嗎?
吃的最明顯,小至早餐店,大至王品(2727-TW)集團通通都在漲!我最有感的就是麥當勞(McDonald’s Co, MCD-US)(絕對不是因為我天天吃),我就發現它點心飲料都漲價了。除了吃的之外,如果最近剛好有在裝修房子的,肯定也能感受到原物料價格的飆漲。這一波漲價是怎麼回事?
通膨概述
物價上漲,在經濟學上有個很常見的名稱,叫通貨膨脹,簡稱通膨(Inflation)。
通膨就像戀愛中的耍脾氣…「不能過頭,但也不能通通沒有」
今天你一碗麵原本80元,三個月後漲價到84元,那通膨就是5%。一次漲4塊,你會覺得很多齁?
對,所以如果短期內通膨高達5%,那就已經是很嚴重的狀態了。而且你要想,通膨通常不是一個品項的事,當你生活中有許多重要消費品都一起漲5%,哇那有多痛苦。所以,各政府每天無不努力讓通膨盡量維持在一個低點。
But,通膨也不是歸零躺平最好喔!如果今天物價10年都沒有漲,那很有可能是這個國家10年來整體經濟產出都沒有增加,或是市場中的貨幣供給沒有增加,經濟沒有活水進來,有可能會惡化到「通貨緊縮」,大家都不敢花錢了。
通膨原因很簡單:要嘛錢太多,要嘛貨太少
那到底哪些原因會造成通膨呢?
第一是市場上的錢變多了,錢變得沒有價值
你手上增加2萬元,隔壁阿姨也增加2萬元,你們都願意花多一點點價格去買那件衣服,那物價就會漲。
那市場上錢要如何變多呢?很容易啊,印鈔票就好啦。(阿哈哈哈好啦印鈔票只是一種白話的解釋方式)
第二個原因是「可買的東西變少了」
今天大家手上的錢都沒變,可是市場上的商品就是變少了。
天氣冷,大家都想買暖暖包,但是暖暖包工廠因為疫情停工,生產速度不夠大家掃貨,那就會造成價格上漲,你同樣薪水能買的暖暖包就變少了。
全球通膨現況
講了這麼多,到底這次全球通膨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
是的,台灣通膨表現還算小傷,你知道現在美國、英國都是嚴重挫傷嗎?
美國1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去年同期6.8%,超過我們剛剛的5%了。而且6.8%還是所有商品一起抹平來看,他們的汽油價格漲了58%,肉類漲16%,你看這不是嚴重挫傷是什麼。
疫情的影響
那這波通膨原因又是什麼呢?答案是,通通都來。
先講貨幣供給增加。還記不記得去年疫情大爆發,世界各國開始拼命發錢紓困。錢就這樣源源不絕進入到金融市場當中,帶來第一個通膨動力。
接下來就是商品供給不足了,這裡有很多因素疊加。
第一是停工或缺工
疫情期間很多工廠停工,大量勞工失業。
第二是能源價格上漲
我們一直在講,歐洲那邊天然氣價格漲得可怕。
未來走向
那這個通膨會是暫時的,還是會持續好一段時間?不知道,美國專家學者也是各說各話。但能確定的是,美國明年一定會階段性升息。
升息,就是調升利率,大家就會把錢放到銀行裡賺利息,那市場上的貨幣供給就減少了。目前已經聽說明年會升息3次,而台灣央行最愛做的又是緊盯美元,所以美國怎麼做,對我們來說就至關重要啦。
今天解釋了通膨,以及這次通膨的主要原因,下次你遇到隔壁阿姨抱怨萬物齊漲政府無能,你就可以跟她說,「阿姨,現在全球政府通通無能唷。」(欸不是)